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优化重组,积极稳妥的做好过剩产能有序退出工作,实现产业差异化率提高10%,构建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齐头并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围绕影响和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产业产品结构、承载空间、科技创新能力、投资软硬环境、生态环境等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稳步推进逐一补齐。以“六区”发展定位为指导,不断优化我区空间布局与产业布局。
突出实体经济支撑作用。发挥产业要素集聚优势,科学谋划产业空间布局,努力形成速度与质量兼顾,存量与增量并重,央企与地方融合,政府与企业联动的良好局面。积极推动开发区扩园增效,实现产城融合,促进主城区与开发区协调发展。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特有产业、区位、原料等优势,将产业延伸与产业提升相结合,着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夯实产业根基;加快培育功能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不断提升整体竞争力。
继续深入开展困难企业帮扶工作。加大对企业帮扶力度,统筹安排,科学调度,通过稳定存量抓好增量,逐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工业企业的帮扶力度,对上年尚未解决的提问,重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力争帮扶工作不乱,服务企业到家。进一步实施重点服务,采取现场办公的方式,实行点对点的服务。进一步加强联系,主动为重点工业企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针对项目进展,利用掌握的政策资源,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用好国家、省、市专项资金,为重点项目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并通过国家专项资金的牵动引导作用,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土地、融资、市场开拓、项目落地审批等难题,加大对企业的争取资金力度,通过申报专项资金帮助企业渡过经济困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