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山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时间:2021-03-09 09:08:29来源:作者:点击: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高水平高质量推进“健康立山”建设,促进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树立大健康、大医疗观,整合优质医疗资源,结合立山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坚持预防为主,不断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切实增强群众健康保障水平,加大疾病防控力度,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的暴发和流行。一是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发生以来,着重加强重点地区来(返)鞍人员闭环管理,强化14天集中隔离、健康监测和筛查检测三道防线,有效落实集中医学观察措施;严格执行隔离期间核酸检测;启用并储备5家隔离宾馆承接隔离任务,严谨指导集中隔离宾馆合理科学设置“三区二通道”,组成由公安、医护人员、防疫人员、宾馆后勤人员的工作专班,形成“四合一”服务管控体系;科学开展大规模核酸筛查应急演练,针对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开展全员实检;规范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演练,切实提升我区疫情防控的应急处置能力、处置效率;有序推进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在区人民医院和区疾控中心建立PCR核酸检测实验室;规范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医疗机构全面建立预检分诊制度,严格门诊发热登记,做好院感管控工作;倡导文明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提升全社会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是五年来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对全区303人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进行在册管理,随访干预率100%。开展国家常规免疫疫苗接种工作,0-6周岁适龄儿童国家常规免疫接种率达到90%以上,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接种率98%以上。三是开展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工作,五年来立山地区无重大传染性疫情爆发、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注重夯实根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持续加强。大力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工作,科学有序开展12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以上,预防接种建证率达到100%,国家常规疫苗免疫接种率达到90%以上,新生儿访视率到达90.77%,产后访视率达到94.41%,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5.57%,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3.17%,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85.77%,肺结核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95.9%,逐步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建设,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32个,共签约13.3万人,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在全市排名名列前茅。全面落实国家基本不断强化内涵管理,通过“项目”建设,完善基层卫生机构综合服务水平,以“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为契机,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改进服务流程,扩大服务内涵,不断满足患者需求,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全民,兜住底线、均等享有、使人民获得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逐年加强妇幼保健服务管理工作。孕产妇系统管理10645人,系统管理率为85%以上,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孕产妇死亡为0,活产数为12573人。全区0-3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达90.5%,0-6岁儿童保健覆盖率达90.98%,在园儿童体检率达100%,母乳喂养率90%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7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50‰,各指标均能达到省市级要求。

    全面做好健康扶贫工作。对全区因病返贫、因病致贫人口大病专项救治扩大至30种,对健康扶贫对象(6户14人)建立精准扶贫健康档案,记录健康扶贫户家庭信息、患病个人信息、就诊情况。建立健康扶贫联系卡,明确健康扶贫户签约医生,医疗救助联系电话,确保健康扶贫户在有需要医疗服务时能够得到有效医疗服务。对健康扶贫建档立卡户进行定期入户随访、电话随访、免费医疗咨询,预约诊疗、门诊开药,送药服务、自愿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宣传国家政策。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由签约医生根据患病情况给予健康指导。

    (二)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卫健系统管理机制

    以机制体制为抓手,全面推进创卫工作。 坚持以卫生城创建为抓手,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全力推进卫生城创建、健康教育、除害防病及病媒防治各项工作;多年来持续开展“爱国卫生月”、“家庭清洁周”、“环境卫生整治周”等主题活动,特别是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围绕爱国卫生月活动,将爱国卫生运动与疫情防控工作相结合,全面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全面开展以防鼠灭鼠和熏杀越冬蚊蝇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通过在下水井中投放药物等方法,扎实开展春季除害防病工作,使蚊、蝇、鼠、蜚蠊(蟑螂)等病媒生物密度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2018年是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年,通过周密安排部署顺利通过卫生城复审。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成绩显著.积极探索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与二级医院、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分工协作机制,共组建七个医联体,形成上级医院与基层机构对应关系,并依托医联体平台开展分级诊疗,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运行机制及顺畅的转诊机制。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区人民医院已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注重提升支点,群众就医感受不断提升。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新需求。通过“八个进一步”全区医疗服务得到了明显改善。开展医疗机构行风建设重点问题整治,立山区人民医院聘请行风监督员,积极监督群众身边的“红包”和过度医疗问题。

    扎实开展监督执法工作,维护全区卫生健康良好秩序。以卫生监督蓝盾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大力开展医政监督、传染病监督、公共场所监督、饮用水监督等监督检查工作,监督覆盖率100%。国家卫生监督抽检任务及双随机监督抽检任务完成率100%。投诉受理及时率100%,处理反馈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积极推进计划生育与家庭发展工作。平稳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狠抓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全面两孩”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一步简化群众办事程序,规范生育登记服务和再生育审批工作,保障群众计划生育权利,维护正常的生育秩序。加强人口预警监测,出生人口性别比更趋平衡。完善生育支持体系,依法保障生育人群合法权益。推进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确保婴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全力推进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制度的落实,计划生育扶助扶助制度从实行至今,经过村、镇、区三级把关确认,确保政策落实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档案化。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制度扶助费落实率达到100%。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构建了多层次的联系人。全面落实各项计划生育政策,确保利益导向机制更完善,各类独生子女父母发放退补费及18周岁以下城市双无业独生子女家庭发放奖励费均做到资金应发尽发。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作用,救助活动更加完善,深入开展“暖心行动”,在沙河街道社区建立“暖心家园”,以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关怀活动。

    注重卫生系统科教人才培养。持续以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规范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对全区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全员继续教育培训,五年来累计培训3500余人次。大力做好人才服务工作,为高层次人才搭建起更好的人才交流平台。

    (三)坚持需求导向,大力推进健康产业发展

    构建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区人民医院和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了老年人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就医绿色服务通道,同时区人民医院建立了老年人门诊和老年病房,为老年人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提供便捷医疗服务。全区7家社区服务中心与辖区19家养老院全部签订医养结合协议,签约率达100%,并定向提供相关医疗服务。以友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

    弘扬中医传统文化、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开展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立山街道社区卫生服中心运用中医诊脉、中草药治疗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利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对肢体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积极推进辽宁省“国医堂”、“中医馆”项目建设,提高基层中医服务人员业务水平。五年来,先后有友好、立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获辽宁省“国医堂”项目资格,双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获辽宁省“中医馆”项目资格。

    二、面临形势

    (一)“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迎来重大战略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出建设“健康中国”的号召。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构筑共建共享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工作。所以加强生命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可为立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进入新时代,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和全球肆虐,各级党委政府对卫生健康事业重视程度持续增强。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大幅提升,健康成为群众最为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卫生健康事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基层卫生资源短缺、质量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仍不够均衡。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仍显不足。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在组织动员、联防联控、精密智控、应急救治、物资保障等方面仍存在较多短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待深化。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分级诊疗和中医药传承创新体系等均存在诸多不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支撑薄弱。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举步维艰,人才总量不足、层次不高的问题突出。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以维护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全力打造“健康立山”,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和谐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健康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卫生健康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城乡居民。

    ——坚持政府主导

    全面落实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及监管五个责任,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大力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有效动员、利用社会资源,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增加健康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坚持立足实际

    根据我市卫生资源现状,采取“规划总量、调整存量、发展增量、提高质量”的方式,推动卫生健康服务的融合和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契合。实现卫生健康发展一体化和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计生服务均等化,促进卫生资源增量提质,发挥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

    ——坚持统筹兼顾

    推进城乡区域卫生事业统筹发展,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统筹发展,推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统筹发展。注重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提升卫生健康事业科学发展水平。

    (三)总体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全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加便捷、更为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优先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数字化智慧化建设等工作取得新突破,医疗服务能力、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水平、“一老一小”健康服务能力等显著提升。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综合水平、全区居民主要健康发展指标明显提升,全力打造“健康立山”建设。

    四、重点任务

    (一)全面打造全民基础医疗服务网络

    1.大力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区7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面向全区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实施“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软硬件建设,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报“社区医院”项目建设步伐。

    2、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推动医疗机构科学发展。大力促进社会资本办医,鼓励社会资本在高端医疗服务领域举办医疗机构,在新建小区、园区、大型住宅区等区域举办康复、老年病、护理、中医、临终关怀等医疗机构。做大做强特色医疗、养生等行业建设,形成健康产业新兴增长点,满足全区居民不同的健康需求。

    3、推动公立医院科学发展。大力推进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步伐,进一步深入完善区属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坚持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结合原则,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通过完善科系设置,引入知名专家,大力推进区人民医院品牌建设,不断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诊疗体系,提升医联体服务网络使用效能,全面形成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

    4、推动互联网+模式医疗,为我区百姓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全程健康管理。将互联网云医院建设与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在辖区内医疗机构建立以“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五位一体的全链条式信息管理“蓝卡”系统。

    (二)打造“健康立山”,以预防为主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工作

    1、聚焦重要健康影响因素、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实施健康行动。不断开展慢性病防治健康常识宣传,提升居民慢性病防治意识,有效提高慢性病患者日常管理水平。以建设健康城区、健康乡村以及健康社区、健康企业、健康学校等“健康细胞”为基础,以卫生城镇创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农村“厕所革命”等为载体,为实施“健康立山”战略提供有力保障。打造“大健康”理念,加快“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2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的原则,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设施建设。以建设独立的标准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依托,建立符合立山实际的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改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站的基础设施,提高基层卫生人员专业水平能力,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制,提高疾病综合监测、检验检测、风险评估和应急预警能力。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为疾病防控注入新鲜血液。继续在传染病防治、免疫规划、地方病防治、慢性病防治、职业病防治等方面发力,做好突发疫情防控预案。以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为支撑,全方位提升预防接种精细化管理,未来5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或改建5所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

    3以解决居民认可度不高为导向,构建以大型综合医院为核心,专科医院为支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节点的多层级医疗网络格局,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健康体检、咨询等健康服务,引导医疗机构体检部门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定期开展健康运动大讲堂活动,大力开展健康咨询和疾病预防,促进以治疗为主转向预防为主。

    (三)全面发展中医药产业,发展健康养老服务

    1、大力推广中医传统疗法与中西方现代养生保健服务,发展中医养生、营养饮食、按摩保健、经络保健、慢病预防、体重管理、睡眠健康、特殊疾病保健等特色养生服务。在“十四五”期间辖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完成“中医馆”“国医堂”项目建设,均能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让“简、便、效、廉”的中医药服务重新回到老百姓身边。以双山、灵山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特色中医药服务为纽带,开展中西医结合医联体协作服务。

    2、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发展“智慧康养”产业。完善老年人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以“康养服务+互联网+智慧管理”新业态为支撑,推进“智慧康养”产业建设,把成熟的医疗健康养生保健技术和手段运用其中,通过支持医疗机构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医疗机构签订协议,支持具有康复资质的医疗机构加强与区域内养老机构的合作,实现个人、家庭、社区与养老资源有效对接。

    (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巩固推进卫生城创建成果,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和长效管理机制,科学防治病媒生物,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充分认识卫生健康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基础性作用,科学部署,精心组织,履行职责,把规划的各项任务贯穿于实际工作中,密切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努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卫生健康工作的新格局,切实保障规划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

    (二)强化法治保障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重大决策法制审核制度。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创新应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强化政务信息公开,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强化依法管理、依法执法、依法维权,强化信访调解、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

    (三)强化投入保障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全稳定高效的卫生健康事业投入机制,切实保障“健康立山”建设、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中医药事业发展、卫生应急救治、公立医疗机构的建设与运行所需经费,重点加大对薄弱领域、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

    (四)优化发展环境

    压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正面宣传,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提高舆情应对能力,强化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努力营造崇尚生命、关爱健康、尊重医务人员的良好氛围,形成政府重视、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环境。

    “十四五”时期立山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类别指标名称2020年2025年

     健康水平

    人均预期寿命较2015年增加1岁较2020年增加0.5岁
    婴儿死亡率≤6.3‰≤5.0‰
    孕产妇死亡率11/10万10.5/10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2‰≤6.0‰
     计划生育出生人口性别比≤106103-107

     疾病防控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4%27%
    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0%≥90%
    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4万≤4万
    肺结核报告发病率≤58/10万≤52/10万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95%≥97%
    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

    比2015年降低10%

    比2020年降低10%

     妇幼健康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0%≥87.5%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0%≥87.5%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80%≥85%
    开展门诊预约服务的公立医院比例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