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立山动态 > 部门动态
    立山区凝心聚力筑巢引凤 全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时间:2021-05-14 15:39:31来源:作者:点击:

     

    自全市启动“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活动以来,立山区委高度重视、积极行动,整合全区资源力量,拓展已有活动载体,丰富和创新举措办法,推动立山营商环境建设乘势而上、引凤来栖。

    一、迅速行动,确保高起点开局、高质量推进。立山区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首要问题,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体验,让各部门各单位和党员干部真正把服务企业、为民办事作为应有之责、分内之事。一是早部署、早行动。区委立即召开常委会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相关会议精神,专题研究制定立山方案。及时组建机构、建立机制、明确分工,并召开全区动员会。初步形成了由组织部门牵头,宣传、政法、机关工委、人社、营商等多部门协调联动、共同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抓实教育、广泛宣传。组织全区各级党组织利用学习强国、辽宁干部在线学习、辽宁党建智慧云平台等,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学习教育,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转思想、转作风。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多种媒介开展营商环境宣传,宣传立山优化营商环境“好声音”、“好故事”。三是人人参与不做“旁观者”。把“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活动与全员招商制度结合起来,明确全员招商责任、任务,党委、人大、政协参与招商提高30%,行业部门招商率提高40%,街道参与招商率达到100%。红色江山集团航空产业园、衡水教育小镇等一批高质量发展项目签约落地;中粮大悦城正式开业,旺市运营,成为鞍山市首个真正的城市综合体。

    二、注重服务,以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助推营商环境优化。立山区坚持把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企业、基层开展调研,了解需求,倾听呼声,用新理念、新办法、新举措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健全体系。建立三级党群服务中心95个,同步推进“一中心四平台六站”建设,以党组织为联结,以党员为骨干,有效联通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实现党建、治理、服务“三网融合”。新增专设“两新组织”党建孵化基地,向辖区内“两新组织”免费开放活动场地、会议室,实现资源共享。二是网格覆盖。创新“两点四级”的网格管理模式,把全区2700多栋居民楼、9400多个楼门已全部划入四级网格中,通过发挥网格党组织作用,形成全区“党群一张网”。以“党群一张网”为服务载体,实行“线上+线下”网格运行模式,线下网格即四级网格模式,择优选聘566名网格员;线上网格与8890群众诉求办理平台相衔接,今年以来,线上+线下接待服务群众、企业5万余人次。三是破解难题。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聚焦近年来企业关心关注的“痛点”“难点”“堵点”,创新项目管家服务工作机制,对多家企业提供精准帮扶和贴心服务,让企业轻装上阵谋发展。全年服务企业700余次,为企业解决重点困难和问题15个,颐和城、中远置业等一批项目营商诉讼问题得到妥善处置,凝聚了群众民心,重拾了投资信心。

    三、深化改革,全力为企业解忧纾困。立山区坚持以强烈改革创新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调动职能部门与企业密切联系,组织政府部门放下“身段”,甘当“店小二”,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有效互动。一是线上推行“一网通办”。强化窗口部门和单位服务意识, 增强服务精神, 提高办事效率,认领和录入“10+1”类政务服务事项1293项,进驻事项740项,事项进驻比率、网办比率、一次办比率均达100%,推进100项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办理业务3.1万件。二是线下深化“放管服”改革。改进服务方式,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机制,厘清划转整合的政务服务事项职责范围和边界,重新制定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完善内部工作流程,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群众和企业。三是完善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组织领导干部深入企业联系点宣讲解读中央和省市各项政策,主动接访、解决诉求,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能解决的马上解决。实施助企系列举措,为鞍钢废钢、中橡化工等企业容缺办理房产证、提供防疫物资、打通交通物流绿色通道,确保企业健康运转;落实市区抗疫助企政策,支持30余户企业展期交付租金、延期缴纳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