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山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1-12-10 16:21:57来源:作者:点击:


     ——2021年12月7日在立山区

    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立山区人民政府区长 韩 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立山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四年主要成就

    过去的四年,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新老矛盾交织的巨大挑战,立山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咬紧牙关、主动作为,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历届班子接续奋斗,圆满完成“十三五”各项重点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区十四次党代会和十八届人代会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显著成效。

    这四年,我们坚持稳增长、调结构,经济保持平稳发展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34%,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0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3.6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05:40.2:59.75城区综合实力实现进位赶超。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加快建设,新建5000万元以上项目60个,完成投资114.4亿元;洽谈重点项目145个,签约金额275亿元。

    产业发展提质加速。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更加清晰,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实现翻倍,总产值历史性突破百亿;“双鞍”融合破局聚势,30余户鞍钢供应链企业扎根落户,15个地企混改项目落地投产;钢铁循环产业快速崛起,在全省率先运用土地弹性出让政策,废钢项目当年落地达产、进入工信部准入,成为立山首个年产值突破20亿元企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大悦城综合体、大润发超市、百年老街开业运营,商业核心区初具规模;贝隆运动健康小镇获评立山首个国家AAA级景区,成功获批“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消费新增长极蓄势待发,华夏人合城市汽车综合体项目纵深推进,在立山完成公司注册,实现兴隆金元宝项目盘活破冰。

    振兴要素全面释放。空间优势逐步释放,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初稿编制,15个项目纳入市级规划,南沙河综合改造上升为全市战略;彻底解决原鞍山一工历史遗留问题,盘活闲置土地56万平;累计征收土地5宗、出让土地32宗,腾迁净地近200万平。政策支撑更加有力,各项惠企政策实施落地,累计兑现扶持资金1.44亿元。园区能级加速飞跃,成功晋升为省级开发园区,被纳入省级飞地园区名录、成为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备选承接地;成功申请路网改造工程专项债0.9亿元,修缮道路9条、总长14公里。

    这四年,我们坚持抓改革、扩开放,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投资5000万元建成1.5万平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入驻25个部门,“最多跑一次”事项覆盖率达100%;整治政府失信行为277个,偿还企业欠款1.38亿元;率先推出“24小时不打烊”服务,政务服务标准化、“一网通办”考核指标位居城区前列。政务服务便捷高效,优化整合16个无差别受理窗口,企业开办零成本服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45天。完成“个转企”280户、“小升规”28户、“规升巨”5户,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5542户。

    发展动力不断激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推进,行政机构、街道机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取得新成效,环卫事业市场化运营模式在全市首开先河;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启动,如期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任务,争取中央奖补资金2057.2万元;以一区之力承担全市37%的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任务,接收职工102096人。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实现工程技术中心、瞪羚企业零的突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两年间增长3倍,22个“四改”项目落地,总投资超3亿元;冶金机械、海得隆通过首批产学研联盟备案,鞍钢铸钢智能化精炼系统需求在全省“揭榜挂帅”张榜。

    开放水平全面提升。“鞍山港”项目扬帆起航,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强力推进,成为融入沈阳经济圈和“鞍辽一体化”建设的“桥头堡”;自由东街隧道竣工通车,打开与高新区协同发展的便捷“窗口”;高速公路北出口开工建设,实现立山由城市末端向前端的战略性转变。实际引进域外资金逐年递增,增幅达55%;实际利用外资实现质的飞跃,从32万美元提升至2400万美元。

    这四年,我们坚持重建设、优治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城市建设提速快进。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投资1.62亿元新建自由东街隧道、冯家街等道路8条,全长5.5公里;投资1.5亿元实施樱山路配套工程迁移改造项目,高质量推动颐和城地块电力排迁;投资1.5亿元,维修养护道路120余条,修复路面、道板19万平;高标准完成党校、党建工作服务中心、人武部提标搬迁。城市更新行动全面实施,投资8.09亿元,改造老旧小区44个,惠及5万余户;建设5G基站140个,实现5G信号全覆盖。

    环境品质飞跃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完成散煤替代844户,淘汰燃煤锅炉103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分别超额完成68%和38%,太平子站PM2.5数值同比改善12%;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完成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成功化解灵山洗煤厂150万吨矸石堆积问题;水质稳定达标,投资7000万元治理6.6公里南沙河河道,清理垃圾4.1万立方米;实施黑臭水体明沟改造工程;美化绿化沿河河堤24万平。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投入资金300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宜居立山迈出历史性步伐。

    城市治理水平显著提高。以城市精细化管理、常态化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全面开展“晨检夜查”,统筹推进“三城”同创;整治裸露地块18万平、覆盖绿网2万平,整治占道经营等不文明行为18870处,规范店外摆放2859户,依法依规拆违586处。投资2000万元维修直管房、弃管房,为468万平回迁房、廉租房等提供物业保障;深东、果园成为首批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试点小区;创新担当解决52个小区、4045户居民房产证“办证难”问题。投资550万元,在全市率先购买水扫车2台、雾炮车2台、除运雪车5台,机械化清扫率提升至91.5%,保洁、绿化、除运雪总面积达到2750.94万平。高标准开展燃气排查整治工作,清理占压管线117处、1245米,安装报警器400余个,深沟寺“六区”市场整治经验做法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

    这四年,我们坚持惠民生、保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疫情防控成效卓著。全区上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连续打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多场硬仗,实现新冠肺炎病毒“零感染”。率先出台支持企业抗疫发展九条政策,主要经济指标于当年转正。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成2个核酸检测实验室,实现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全覆盖,全人群疫苗接种率达到85%以上,全面建立全民免疫屏障。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教育事业发展更加均衡,成功引进文华学校、兰开高中,盘活启用东方中学,组建成立东方小学;率先推行集团化办学改革,实现区域名校资源全覆盖,增加公办学位470个;新建两所区直属公办幼儿园,学前教育公办率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普惠占比率超出省“三落实”工作目标7%。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完成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建设,加快推进医联体分级诊疗,荣获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等“国字号”荣誉。城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标准大幅提升。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增社会福利性养老机构16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16个。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承办国家、省、市各类赛事95项,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项,实现人均体育场地1.17平,增长37%。

    和谐立山建设稳步推进。市域治理深入推进,划分综合网格12886个、配置13150人,实现区域全覆盖。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建设年活动,108家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集体配餐单位、中央厨房、大型餐饮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率达100%。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检查场所2500余家,排除安全隐患1800余处,保持连续五年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记录。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财断血”2.7亿元。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2.1%,破案率同比上升27.5%,保持进京集体访零记录。

    这四年,我们坚持转作风、强执行,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完成。“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档立卡6户14人稳定脱贫,266名贫困户重新就业、实现增收;高效完成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第二轮转办案件占全市比重大幅度减少;积极主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稳妥处置政府债务风险,收缴存量资金2.2亿元、偿还政府债务本息7.8亿元,完成中小企业无分歧欠款清偿任务。整改违规“大棚房” 6处,完成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圆满完成“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任务。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投资400万元建成沙河大集,西沙河村年均增收100万元。

    执行能力显著提升。奋力抵御重大风险灾害,奋战七天七夜,投入救灾资金350万元,夺取“利奇马”超强台风抗涝抢险全面胜利。采用市场化与政府补贴相结合方式,在全市率先根除非洲猪瘟疫情传播隐患。快速高效应对2021年特大暴雪侵袭,21条主次干道在全市率先实现通车。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查封、取缔各类违规办学、教育培训机构47个,受到省政府点名表扬。

    政府作风持续改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开展资金使用、政策落实、资产管理等各项审计,涉及资金1.8亿,核减工程价款超3000万元。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完成“七五”普法工作任务;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议事规则,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两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

    各位代表,过去的四年,成就是全方位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成绩来之不易,经验更是弥足珍贵。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成熟,进一步统一思想、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前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稳增长、调结构、优环境、腾空间,支平垫稳经济社会发展的四梁八柱;我们坚持项目为王、招大引强,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双鞍”融合,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以项目落地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新的增长极正在强势崛起;我们把民之所望作为政之所向,以扎扎实实的举措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大家出行更便利了、老人看病更省事了、群众遛弯休闲场所更多了;我们把问题当资源、把解题当机遇,发扬斗争精神,众志成城抗疫情、全心全力助脱贫、主动向前解民忧,在化解难题的过程中磨练本领、积蓄力量,形成了挺难而上、锐意进取的立山精神。

    各位代表,2021年是本届政府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集中精力抓了一些大事、干了一些实事,取得了一些新成绩。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12.5亿元,同比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7.7亿元,同比增长28.7%;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3.6亿元,同比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41100元,同比增长8%。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中省市直驻区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立山振兴发展的同志们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外,武装、民族、宗教、人防、档案等部门积极配合,在立山振兴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安、税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通讯、供电、供水、供气、供热等驻区单位积极参与立山建设,为政府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和无私援助。

    各位代表!审视新阶段立山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还存在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新旧动能转换衔接不畅;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基层治理现代化手段不足,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社会要求;民生保障存在短板弱项,重大疫情防控机制不够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仍需持续攻坚;部分干部的破题解题能力有待提高,在谋定工作抓落实上还需久久为功。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五年,是立山振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调整转型攻坚期、风险挑战凸显期、蓄势跃升突破期。站在“十四五”的历史新起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区第十五次党代会客观总结了过去五年立山取得的发展成就,深刻分析了面临的机遇挑战,明确了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重大任务,美好蓝图已经绘就。

    按照区第十五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精会神抓发展、全力以赴促振兴,乘势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立山新征程,奋力谱写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立山新篇章。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综合考虑立山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未来发展的支撑条件,努力把立山打造成为深化“双鞍”融合示范区、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桥头堡、鞍山融入对外开放的先行区,推动新时代立山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左右;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个不低于”水平,财政收入力争实现倍增;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市场主体年均增长10%;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20%;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

    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奋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坚持转型升级,着力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工业立区不动摇,立足全市打造东北地区重要制造业基地,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按照市12条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优势产业发展,以鞍钢需求为牵动,发展围钢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产业,推动产业由服务鞍钢向服务钢铁产业拓展,打造东北地区最大的高端钢丝绳生产制造基地和全球最大的永磁铁加工基地。推动数字立山建设,全面推进工业互联网普及应用,打造东北最大的废钢加工贸易基地;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优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强化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加快鞍山港和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全面培育服务型经济,鼓励发展网红经济、月亮经济、银发经济,积极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一个整体,一体践行、立体推进。强化创新驱动,发挥科技在创新创造中的引领作用,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统筹推进数改、环改、能改、技改工程,培育工业创新发展内生动力。坚持绿色转型,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倒逼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契机和重要抓手,谋划包装双碳产业园项目,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以磁材、废钢为重点,着力培育钢铁循环经济,走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化、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坚持生态优先,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打造以南沙河为重点的生态廊道,形成“碧水绕钢都、绿荫满立山”的生态格局。

    坚持项目为王,着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树牢“招商为要、项目为王、落地为大”理念,以项目育产业、优布局、促融合。实施招商引资提质工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和委托招商实施细则,打造专业化招商队伍;创新招商理念,促进招商主体多元化、模式多样化、对象精准化。全面提升项目谋划能力,敢于“无中生有”,精心谋划包装项目,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完善支持政策、加大土地攻坚力度,推动政策、土地、资金等要素跟着招商项目走;做实项目包保工作机制,推动“项目管家”从立项、开工到竣工、运行全周期全链条保姆式服务。积极盘活存量项目,着力构建以财政为导向、项目为支撑的闲置资产盘活推进机制。

    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强化市场主体地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产业升级,打造与做好“三篇大文章”、推进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供给体系,努力建设全市营商环境最优区;深化“放管服”改革,

    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强化市场监管,做好“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完善企业诚信体系。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扁平化管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国有资产产权化,依法有序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深化财政金融管理制度改革,增强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能力。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参与全省“一圈一带两区”和“鞍辽一体化”建设,加快产业对接和资源整合,更好发挥城市组团式发展的集聚辐射、产业协同效应;积极参与辽宁“一带一路”建设,推进“鞍山港”与跨境电商联动发展,提高运用国际市场资源的能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弘扬企业家精神,全方位呵护民营市场主体发展。


    坚持发展为民,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推动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打造教育强区;深化教育改革,巩固“双减”工作成果;推进教育集团化发展,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中小学办学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形成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支持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巩固“三城”同创工作成果,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常态化,用绣花精神塑造立山“高颜值”。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多种模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分类推进背街小巷环境提升,促进城区人居环境改善。以物业服务管理全覆盖为抓手,促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度挖掘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推进标准化疾控中心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扎实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打造更高水平平安立山。

    坚持从严治政,着力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全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高政治站位,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积极参与协商议政,提高建议提案办理质量,加强和改进区政府工作。严格依法行政,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核。以“八五”普法为契机,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扎实推进依法治区。增强工作本领,培育专业精神,用专业力量、专业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持续改进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症,为基层松绑减负。建设廉洁政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

    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为实现上述目标,2022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夯实发展基础

    加快谋篇布局。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完成总体规划和七个控规单元编制。推动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向北加快“鞍山港”建设,加速40万平土地整理;向西助力“大通道”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提速高速北出口竣工通车;向东联动高新区发展文旅产业,助推贝隆景区提档升级,努力打造冰雪文化旅游季。

    盘活空间存量。强化土地开发利用,完成颐和城DN1、万恒、上峰景城、滨江国际等地块净地50万平、出让34万平目标。围绕金元宝、动漫大厦、客运北站等闲置资产,加快推进汽车综合体、文旅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进开发灵山洗煤、钢铁轴承、中油天宝等低效用地,推动存量项目焕发生机活力。

    破解资金瓶颈。清理陈欠税款,挖掘潜在税源,确保应收尽收;盘活存量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坚持厉行节约,提高财政资金效用。打好专项债券和政策性贷款“组合拳”,争取资金1.8亿元。整合国有资产,建立资产管理数据库,推进实现国有资产动态监督和全方位管理,优化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二)全面深化改革,做优营商环境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一网通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综合窗口等改革,推行企业开办零成本服务;落实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企业简易注销等便利化政策;确保市场主体年增长不低于2%。整治政府失信行为,妥善处置营商投诉问题,全力解决企业融资、用地、审批等各类疑难。

    加快推进改革创新。加快改革创新立山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全面推行“全员聘任、以岗定薪”。深化财政金融改革,落实税费改革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依法合理调整政府性债务结构,严控政府债务风险。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完成“僵尸企业”后续处置工作。全面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大力发展村集体项目,力争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民获得实际收益。

    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以项目专班和管家服务为抓手,精心谋划、精准帮扶,强化项目全程跟踪、帮代办服务,提高落地开工和建设效率。服务、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助推冀东水泥、鞍钢废钢等企业实施数改,助力丰林锻压、新兴轴承等企业加快技改,扩充“四改”项目数量和规模。组织企业参与银企对接会,牵线搭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鼓励有资质的企业积极参与股改上市。

    (三)狠抓产业提升,促进转型升级

    做好“三篇大文章”。深化“双鞍”融合,加速鞍钢可利用材再制造、镁基球团粘结剂等项目建设,实现鞍钢电气、高耐压复合管等项目运营投产,改造升级“老字号”。开展“补链”工程,加快保温管、轧辊处理等项目建设,实现特种金属制品生产基地一期、精品钢丝等项目落地投产,深度开发“原字号”。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废钢年加工、配送200万吨,实现高端磁材项目运营投产,培育壮大“新字号”。

    促进内需增长。加快推进投资8亿元的青啤生产基地项目建设,谋划发展啤酒博物馆等新业态,深挖工业文旅消费潜力。谋划建设投资20亿元的红星美凯龙和爱琴海购物公园双Mall项目,打造休闲消费体验新场景。谋划推进投资5亿元的时代家园生活美学中心项目,以扩大有效投资拉动内需增长。加快培育总部经济、线上消费、跨境电商等新消费模式,打造多元消费市场。

    加快“数字立山”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加速搭建“鞍山废钢产业数字平台”,实现年200万吨废钢贸易规模;提升数字社会治理水平,推动“智慧统计”在数据调查、处理、分析等领域的应用;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将“无纸化办公”模式推广至街道、部门,打造“一网协同”办公平台。

    (四)强化招商引资,扩大开放水平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招商体制机制改革,组建专业化招商团队,提升招商实效。积极参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招商周活动,开展以商招商、平台招商、精准招商,提升储备项目数量和质量。围绕冶炼、矿山、电力及动力设备等制造业招引项目,延长钢铁深加工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提升产业规模水平。

    促进外贸健康发展。针对企业对外发展痛点和堵点提供精准帮扶,为三冶集团争取“走出去”战略项目专项资金,为中橡化工争取贷款贴息项目资金。组织企业参与辽洽会、鞍商大会、进博会等展会活动,拓宽企业海外市场。引导企业利用“互联网+外贸”等形式开展线上销售,拓展销售领域。

    加快物流产业发展。以“鞍山港”建设为契机,协同市直部门对接项目建设单位,细化鞍山内陆港总体规划,在招商引资、土地要素供给、审批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构建以陆港枢纽为核心,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共同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五)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建设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防治大气污染,开展定期、不定期专项抽查,巩固提升建筑工地扬尘整治成果;采取买热和资产收购并行方式,加快拆扒昱龙供暖燃煤锅炉;实现重点区域散煤清零率100%;实现pM2.5深沟寺、太平空气子站达到36、40目标。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常态化推行河长制,加强日常监管与河道清污整治,实现南沙河水质达到地表V类目标。加强土壤治理和保护,治理白色污染,确保土壤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加强生态建设与修复。加快生态恢复,向上争取水利损毁及水库移民资金160万元,修复南沙河水利设施、建设沿河口袋公园,计划新增老旧小区、南沙河沿岸等处口袋公园65个;实施南沙河沿岸和城区插花地绿化行动,补植行道树1000棵。合理开发南沙河沿河生态景观资源,谋划开展堤岸改造与节点设计,创造清新、优美的自然河景和理想的人居环境。

    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强化能耗“双控”,以经济开发区为载体,优化升级重点耗电企业,严控“两高”项目上马;投资2353万元实施清洁供暖改造,预计年节约标准煤2356吨,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5874吨、二氧化硫176.75吨、氮硫化物88.38吨。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提倡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废弃物循环利用和绿色出行等生活习惯,开创全民参与的“绿色+”时代。

    (六)聚焦改善民生,创造高品质生活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建设与城市发展相配套的基础设施,投资3443万元整体改造4.2公里园林大道、投资1800万元整体改造中华路、投资760万元维修加固胜利路沙河桥、投资4000万元维修加固调军台大桥、投资1200万元在大悦城和大润发新建过街天桥两座,着力解决设施老化、功能缺失问题。全力打通劳动路、莘华路、黎明街北延“断头路”,更新改造莘华路北延排水设施,破解出行难、内涝等城市顽疾。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常态化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垃圾收运、公厕管理、绿化美化、街路扫保、设施运维、门前三包、小区和市场管理等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高水平文明城市。实施更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行动,投资4.9亿元高标准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1个,推行标准化物业服务,涉及居民楼276栋、居民19167户;谋划新建、改建停车场51500平方,新增停车位2800个,大力推进充电桩建设,解决“停车难”问题。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制定立山名校建设方案,持续推进教育“双减”,加速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新建晨光小学、扩建东方学校进程,完成51中、友谊等学校校舍、设施改造,提升教育硬件水平和智慧化管理水平。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完成妇幼保健中心搬迁改建,推动公立医院科学发展,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及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迎接全国卫生城市复审。促进文体事业发展,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深入挖掘历史文脉、工业文化,完善一工博物馆规划设计。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将稳就业摆在首位,搭建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等群体交流平台,大力开展岗位提升、以工代训,强化就业帮扶。加大救助力度,足额拨付各类社会保障、社会补助资金,实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中心(站)建设,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六助”服务水平。规范房地产工程审批手续办理,加强监管,解决好“办证难”问题。

    (七)坚守安全底线,确保和谐稳定

    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科学化、精准化防控,加强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健全完善疫情防控体系,提升立山疾控体系整体水平。强化防御保障,提升群众的防疫意识,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坚持人物同防,进一步防范冷链食品疫情输入风险,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全力以赴抓好应急管理。加强城市运行安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研判,加大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安全培训力度,加强《新安法》宣传,提升消防应急救援水平,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隐患攻坚行动,定期开展117处燃气占压管线“回头看”检查,严格开展烟花爆竹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一以贯之维护社会稳定。健全完善矛盾调解体系机制,完善信访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织密织牢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八)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行政能力

    强化政治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把握六中全会精神的精髓要义,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转化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好政府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大力发扬“十个坚持”宝贵经验,实行政府工作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实绩化考核,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切实增强政府效能。

    严格依法行政。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八五”普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大力推动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坚决履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和报告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

    加强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全面加强绩效管理,切实把钱用在为民办实事上。深入推进审计全覆盖,拓宽监督广度和深度,抓实审计整改。

    各位代表!新格局孕育新机遇,新阶段展现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齐心协力、勇往直前,为开创新时代立山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