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立山区应急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
    时间:2023-03-31 08:23:31来源:立山区应急局作者:点击:

    为统筹推进鞍山市立山区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加强“十四五”时期立山区应急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立山区应急管理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依据《应急管理部关于做好“十四五”应急管理领域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应急函〔2019〕179号)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区应急局挂牌成立一年多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力推进我区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总的来看,应急管理大的体制已经明确,新的应急救援机制逐基本形成;应急救援力量网络初步建立,应急救援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新部门新机制新队伍的优势日益显现。组建了以消防救援、武警救援、公安特警、街道民兵抢险主导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以及危化品事故救援、森林救火等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化救援救援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基本具备,制定了区级人民政府预防与处置突发事件的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逐步开展应急避难场所、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工作。通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平台的初步形成,可实现公安消防、地震、民政、卫生、安监、环保、水利、建设、电力等有关部门及其他专业力量协作。信息共享、预测预警、资源调配和应急联动机制初见成效。以“一案三制”为基本框架的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全面推动了我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圆满完成了“利奇马”台风防汛等任务。

    但是,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应急管理体系处在体制机制的磨合期对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综合协调管理体系初步建成后,高规格、权威性和有效性亟待加强。应急预案体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需要加强。现有应急救援队伍能力无法适应目前多元化的应急救援要求,应急救援队伍的人才建设、装备建设、基层建设等方面均需要加强。现有应急物资储备能力还存在欠缺,应急物资储备种类、数量均应结合立山区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需加紧进行。全区人民安全文化建设亟待推进。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层基础建设为保障,着力建机制、补短板、防风险、强能力、促协同,统筹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面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灾害风险和损失,系统推进应急管理事业创新发展。

    (二)发展目标。

    通过努力,基本建成高效科学的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应急指挥体制、部门管理体制、安全监管和执法体制,加强基层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完善法律法规预案标准体系,大力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总体目标到2021年,建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响应、指挥、处置能力和基层基础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

    分类目标: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生产总值比重控制在1%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控制在1以内;年均倒塌房屋数量降低3%;

    能力建设类: 建成级应急指挥中心;城市消防救援力量与城市人口万人配比率达到0.4‰。重要河道重点河段达到国际规定防洪标准。森林火灾24小时扑灭率95%以上。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内受灾人员得到初步救助,24小时内得到基本生活救助。城乡具备抗御6级地震能力。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应急管理法治建设。

    探索适合本区的应急管理模式下,所需完善配套的地方性应急管理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加大执法力度,以保证应急管理“有法可依”“依法应急”。积极参与国家应急管理标准制定,完善相关配套的地方性应急管理标准。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和建设、管理和使用、公共应急教育基地规划、应急预案和演练管理办法、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公共场所应急设施设备配置、应急信息化平台体系建设、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监测预警、社会救援力量管理办法、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等相关标准研制。推动应急管理标准实施应用,促进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应急技术装备标准化。

    (二)建立完善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指挥体系。

    完善“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各级政府是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强化统一指挥,协同联动,强化城市应急管理机构辅助决策指挥职能。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确定管理规则,明确分级标准,充分发挥防汛抗旱、防震减灾等指挥机构及其办公室在相关领域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增强“第一响应人”与先期处置有效性能力。明确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增强对本企业的突发事故先期处置能力和水平。

    充分发挥应急事件应急处置指挥平台作用,探索推行现场应急指挥官制度,强化应急指挥能力培训,提高应急处置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强化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培训,加强应急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三)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确定各种风险管理工作的范围与重点,制定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建立专业监测和社会监测相结合的突发事件监测体系。完善预警信息发布的程序与平台。

    完善信息报送机制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基层单位与社会单位应急信息报告网络。应急信息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健全应急决策与处置机制。规定应急决策与处置的基本要求,规范应急决策与处置的工作流程,完善现场指挥部的设置与运行。

    健全应急联动机制。通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平台,加强公安消防部队、地震、卫生、民政、环保、交通、水利、建设、教育、电力等有关部门及其他专业力量协作,实现信息共享、预测预警、资源调配和应急联动。

    完善宣教动员机制。完善工作体系与流程,开展宣传培训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社会单位的作用。

    加强信息发布机制建设。完善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原则、组织指挥体系、职责体系、信息发布平台、新闻发言人制度。

    规范恢复重建机制。建立突发事件损失评估标准体系,规范灾损评估程序、内容和方法。建立政府采购应急相关产品制度。完善安置、救助、补偿、抚恤、保险等工作程序。完善公共设施恢复重建机制。

    建立应急调查评估机制。规范突发事件调查评估的组织和工作流程,健全突发事件调查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突发事件应对档案管理制度。健全应急管理工作绩效考核的流程和标准。明确责任追究制度。推进第三方调查评估机制建设。

    健全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健全紧急情况下社会物资、运输工具、设施装备等应急资源的征用补偿机制,鼓励发展应急保理服务;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应急体系项目建设。

    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应急救援人员人身安全保险保障制度。指导保险机构参与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与预防。

    加强应急管理智库建设。加强对突发事件应急专家库建设,整合行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相关厅局、军队、武警、消防等应急工作领域的专家,专业基本涵盖处置突发事件所需专业。组建突发事件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依靠专家来推动工作,发挥专家学者的参谋助手作用,增强应急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四)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

    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加强应急管理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应急管理进教材、进学校、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加强应急管理干部队伍能力提升,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应急培训。

    加强应急管理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基础理论、管理模式、关键技术研究,推广应用科技创新成果。编工制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和技术指南,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

    继续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区、街道、社区和企事业单位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落实应急管理责任。强化基层风险评估、隐患排查、预警信息传播、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能力。

    加强基层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开展以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等为主要内容的街道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推进以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应急服务站(点)建设,推动面向公众和基层应急人员的移动客户端软件开发与推广应用。推动规范“安全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消防安全社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社区”、“平安社区”等创建工作,完善相关创建标准规范,提高社区应急规范化水平。

    加强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建设。建立应急管理专家库,完善管理制度。

    推动应急产业健康发展。强化政府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作用。增强应急产业的企业发展、品牌、科技和人力资源方面竞争力,加快形成应急产业聚集化、特色化,提高全社会的参与程度,提高全社会的忧患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全社会的参与度。

    依托地方优势培养救援力量,推进“专兼结合、一队多能”的综合性街道应急队伍建设,加强通信等装备配备和物资储备。发展灾害信息员、气象信息员、群测群防员、食品药品安全联络员、网格员等应急信息员队伍,加强综合性业务培训,鼓励“一员多职”,给予必要经费补助。加强民兵应急力量建设。

        (五)进一步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

    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提高风险监测预警、应急指挥保障、智能决策支持、公众自救互救和舆情引导应对等应急管理能力。基于智能传感、射频识别、视频图像、激光雷达、航空遥感等感知技术,依托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网络、公共通信网络和低功耗广域网,构建的全域覆盖应急管理感知数据采集体系,为应急管理大数据分析应用提供数据来源。统筹现有应急管理相关通信网络资源,新建应急通信网络区级节点。实现“全面融合、全程贯通、随域接入、按需服务”。建设区级应急管理大数据支撑体系,对采集、接入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事件发生的潜在因素,建立规范化共建共享管理体系,推进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紧密围绕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建成集约化、数字化、科学化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广泛汇聚应急管理信息资源,构建共享服务体系,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不断提高监督管理、风险监测预警、应急指挥保障、智能决策支持、政务服务等应急管理能力,全面支撑具有系统化、扁平化、立体化、智能化、人性化特征的现代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为支撑应急管理、指挥救援、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工作需求,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完善、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

    (六)构建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系统。

    构建层次分明、覆盖全面、互相衔接、相互支撑、齐全配套的立体预案网络格局。推进和规范预案演练工作,健全应急预案演练常态化制度机制。指导重点单位、重点行业、化工园区及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组织开展人员广泛参与、处置联动性强、形式多样的经常性应急演练,提升应急联动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涉灾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和应急联动,健全工作规程,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成效。加强军地抢险救灾领域协同组织,健全应急指挥协同保障,进一步提升军地联动应急抢险救援效能。培育扶持社会防灾减灾救灾力量,鼓励社会力量全方位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加强涉灾部门和各种救援力量之间的信息沟通,强化事故、灾害、灾情全过程管理。

    (七)积极推进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

    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和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制度。建立健全适应新时代特点的“统筹布局、分级负责、分类储备、资源共享、综合调度、统一指挥”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应明确应急物资储备计划,按照统筹兼顾、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的原则,分解储备任务,落实储备责任,解决储备费用,加大财政保障力度。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现代物流、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管理数据库,形成省、市、县联动应急响应机制,科学制定应急物资调度程序和调控原则,进一步完善统一指挥、资源共享、调度灵活、配送快捷的应急物资调控配送体系,实现有关区域、部门、行业、企业、单位无缝对接。

    (八)加强多灾种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积极更新救援理念和机制。紧紧围绕“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着眼职能任务拓展,在救援理念、组织指挥、联动机制、训练演练、战勤保障等方面改革创新。组织开展重大救援课题攻关,分类制定地震、台风等灾害应急预案。

    加快提升综合救援技能。紧紧围绕尽快适应处置应对全灾种、大应急需要,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和比武竞赛活动,坚持练体能技能、练战术指挥、练协同保障,并及时总结洪涝、地震等典型战例,不断提升专业施救能力,总结经验,完善机制,以利再战。

    突出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建强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优化整合力量资源,加快构建全灾种、全领域、全覆盖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立专业救援队伍,配备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装备,提高抢大险、救大灾的能力。

    时刻保持执勤战备状态。紧紧围绕适应综合救援新常态,狠抓备战意识养成,强化遂行综合保障,做到闻警即动、冲锋在前、敢打必胜。

    加强多灾种应急救能力建设,加大资金障投入,实现组织、人员、物资、装备、制度“五到位”,有效提升应急救援水平。

    (九)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抗灾能力。

    正确处理好“统”与“分”“防”与“救”的关系,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制定自然灾害风险防治方案,明确防治目标任务、监控与防御措施、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气象、水文、地震等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专业技术联合会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并明确单位和个人对自然灾害风险信息的报告义务。在自然灾害风险重要防控区域、重大风险点设立警示标牌,标明自然灾害风险类型、影响范围及安全转移线路、避灾场所和责任人。针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建设,提高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在重要防控区域内和重点防控期内,应当按照相关规定采取措施,加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建立重大自然灾害风险防治档案,对重要防控区域或者重大风险点、防治方案及防控措施、防控单位及责任人、防控过程及结果等进行如实记录。

    进行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包括历史灾害调查、致灾孕灾调查、承灾体调查、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调查等内容,并对发生新的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区域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据自然灾害的类型、强度以及灾害损失等情况及时进行更新性调查。

    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结果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对本地区的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存在风险的区域、时段和部位,并将自然灾害风险区域、时段和部位分为重要防控区域与一般防控区域、重点防控期与一般防控期、重大风险点与一般风险点。

    根据划定的重要防控区域、重点防控期和重大风险点编制本行政区域主要自然灾害风险图和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

    在“十四五”期间,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按照“边完善、边应急”的原则,承接好相应职责,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十)健全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体系。

    推进应急宣传教育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推广普及应急常识,增强社会公众对应急预案的认知、协同能力及自救互救技能。积极开展应急文化创建活动,鼓励创作和传播应急主题公益广告、影视剧、微视频等作品。鼓励建设具有城市特色的应急教育体验基地、场馆,积极推进把应急元素融入公园、街道、社区,营造关爱应急知识的浓厚社会氛围。

    四、重点工程

    (一)区多灾种风险监测预警安全运行智能指挥中心建设工程。

    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加大先进适用装备的配备力度,加快建设区应急指挥中心,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升级改造应急指挥信息网等骨干网络,深度集成应急管理信息化网络,协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等关键业务应用,提高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衔接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按计划推进实施全市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

    对多情景灾害监测预警技术进行研究,不断优化业务流程。系统分析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多时空尺度技术方法,以及我区开展灾害风险检测预警的业务需求和数据基础,针对洪涝、台风、地震、干旱等主要灾种和多灾种、灾害链等复杂情形,提出年度、月度和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和重大灾害等的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方法业务转化和改造途径,集成并优化灾害评估业务流程,设计开发多情景灾害风险评估业务产品,提升多情景灾害监测预警业务能力。研发灾害综合风险多要素、多情景风险评估技术规范,探索开展典型重大灾害影响区和国家重要战略区灾害综合风险评估,设计开发风险监测预警报告模板,提出业务系统建设指导意见。

    实施基层应急能力提升计划,开展以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等为主要内容的街道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推进以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应急服务站(点)建设,推进自然灾害避灾点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

    (二)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

    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进土地整治与土壤污染修复利用、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水环境保护及治理四大类工程。

    推进湿地公园建设。统筹考虑湿地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推进多类型、多层次、多功能的湿地公园建设,推动湿地资源保护和修复,建设一批示范性湿地公园。

    (三)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加固改造地震易发区重要公共建筑物。开展重要公共建筑物抗震性能鉴定,强化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管理。

    加固地震易发区城市市政设施。开展城市桥梁安全风险评估和排查,制定城市桥梁加固改造计划,实施城市桥梁加固改造工程。

    实施公路桥梁安全保障专项整治提升工程。对经核定的四、五类公路桥梁以及使用年限久的三类桥梁,特别是河床下切严重的浅基础桥梁加快推进改造。

    实施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工程。升级改造防震减灾科普馆,提升科普馆网上服务形式。推进避险教育进学校、进社区,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四)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

    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进一步消除水库、水闸等水利基础设施的安全隐患。

    实施重点涝区排涝建设。加强城市内涝整治,消除易涝点。有序推动农村重点涝区治理。

    实施城镇备用水源工程。完善城市水源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城市应对突发水污染事故、特殊干旱年或连续干旱年的能力。

    实施防汛抗旱监测预警智慧化工程。完善重点水旱灾害防御关键区、重点区划沿河重点部位或险工险段、大中型水库等水利工程和水旱灾害防御关键区建设。

    (五)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

    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对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综合治理,采取避险搬迁和工程治理,深入开展农村削坡建房整治。

    开展泥砖房整治。对全区现有农村泥砖房分类建档立卡,分期分批、先易后难开展全区泥砖房整治工作。

    (六)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

    建设自然灾害感知网络,实现对全区自然灾害隐患区域的全方位、立体化、无盲区动态监测,支撑灾害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全过程信息获取,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提供数据源。针对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等场所,建设统一的安全监测预警感知系统,深入发掘城市安全隐患、及时预警异常情况,为全程处置监控和灾后全面评估提供精确、及时和有效数据支撑。利用救援装备物联网感知、环境感知、现场音视频感知和融合指挥技术,实现视音频指挥、监控调度、视频会商、现场图传、灾害事故态势等功能,实现灾害现场看得见、看得准、听得见、听得清,为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现场指挥调度、分析研判、辅助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提高应急救援的精确性、指挥调度的科学性。统筹现有应急管理相关通信网络资源,新建应急通信网络区级节点。基于实时监测监控数据和云平台研判数据,借助分灾种和多灾种综合风险识别模型,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以及自然灾害综合减灾能力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核查、追踪和通报。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包含应急指挥大厅、值班室、专项会商室、新闻发布厅、运行保障室、设备间等。

    (七)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

    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通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建立精细可用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数据集,绘制气象防灾减灾区划地图,识别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域。

    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基本完成地级以上市主城区重点建(构)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和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动态风险数据库。

    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隐患排查。完成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

    开展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排查。开展全区森林火灾风险隐患点调查,完成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开展易受台风及其他自然灾害影响重点设备设施风险调查。开展城市内涝点、大型起重设备、电力设施、广告牌、园林设施等易受台风及其他自然灾害影响的风险点普查。

    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建立全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调查评估,形成全区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

    (八)应急装备现代化建设工程。

    开展应急装备现代化研究,制定应急装备配备规划和装备配备标准,实施应急装备现代化计划,重点加强大型无人监测飞机、快速搜救、大型油气储罐灭火、大功率快速排水、大直径钻孔、救援机器人、高层楼宇灭火系统等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的应用研究和配备,加强更新、改造、维护,大力提高应急装备配备水平。建设区、街道等不同层级的应急综合物质与装备储备库工程。

    (九)区域性多灾种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

    建设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立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反应灵敏、平战结合、处置有效、指挥高效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实现各级各类应急资源共建共享、风险监测预警预报、情况研判会商联动,不断提高实战化应急救援能力。

    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加强社区减灾资源和力量统筹,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示范县创建,推动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标准化,解决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问题。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推进规划目标,任务落实。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促进重要项目、重大工程顺利实施,尽快落实见效。

    (二)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体系投入机制,扩大应急管理专项资金规模,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促进应急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快规划实施。定期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和监督检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