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委员:
您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应急知识普及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立山教育的关注与支持,针对您提出的问题,现回复如下:
正如您提出的,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意外伤害、突发事件有增多的趋势。因此,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是保护青少年生命健康的重要举措,是学校健康教育和青少年素质教育重要内容。立山区教育局始终高度重视各中小学应急知识普及和培训工作,主要措施如下:
一、多方面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扎实推进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行动,将应急救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活动。明确提出,小学阶段,重点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避险知识科普宣教,树立敬畏生命、关爱他人理念。中学阶段,掌握基本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养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能力。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体育与健康、生物学等学科课程中有机融入相关内容。如道德与法治课程小学1-2年级要求学生了解当地多发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初中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火灾、水灾等灾害,学习一些自护、自救、互救、他救的常识”,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5-6年级要求学生“了解并学会一些运动损伤及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初中生物学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或止血包扎”等。
2.加大教职员工救护培训力度。组织体育与健康教师、班主任、校医等教职员工进行培训,将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纳入培训内容,帮助中小学教师掌握应急救护等方面技能,提升相关专业素质,有效增强校园救护服务能力。
二、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科普宣教工作和常态化应急安全知识普及
1.扎实推进安全宣传进学校,以提升学生和教职工安全意识为目标,积极推进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安全教育内容落实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班级活动中。通过空中课堂、征文比赛、科普讲座等形式,加强应急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2.精心组织主题宣传活动。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科技活动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在2024年5月12日全国第十六个防灾减灾日期间,组织全区2万余名师生、家长观看“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宣传片展播;邀请应急局、消防救援大队、红十字会等单位的专业人士到校讲座,和师生沟通交流、答疑解惑,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提升青少年应急避险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
3.组织实施应急疏散急救演练。各校遵循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等相关文件精神,严格遵循应急疏散演练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性要求,每月不少于一次的围绕地震、防汛、火灾、突发安全事件、防暴恐等方面,精心组织演练,演练过程中由医院、红十字会、蓝天救援队等组织的专业人士,向师生演示在中暑、食物中毒、意外伤害、心肺复苏等情况下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切实提高全体师生的科学自救互救能力。
今后,立山区教育局将带领全区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切实增强做好学校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开展学校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救护技能培训、救护设施配置、救护服务阵地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提高校园应急救护能力,切实保障青少年生命健康。
再一次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并欢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鞍山市立山区教育局
2024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