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下午,双山街道新兴社区举办“琉璃深处寻故里——黄瓦窑艺术与文化讲座”,鞍山市博物馆陈列部副主任、文博副研究馆员钟昕担任主讲,带领居民解码鞍山黄瓦窑遗址的皇家建筑密码。
讲座聚焦海城黄瓦窑遗址出土的大量琉璃瓦件,其表面清晰刻有“大清门”“永福、衍庆宫”“昭陵角楼”等清代皇家建筑标识。钟昕指出,这些文物实证了黄瓦窑在清朝中晚期为盛京三陵及盛京宫殿烧制建筑构件的历史,填补了清代皇家建筑材料产地的研究空白。
除史料价值外,黄瓦窑构件在工艺与美学层面亦具典范意义。其琉璃烧制技术体现了清代官窑的精湛水准,釉色温润、纹饰细腻,龙纹、祥云等图案既彰显皇家威严,又融合东北地域文化元素。讲座通过展示遗址采集的瓦当、脊兽等实物资料,系统分析黄瓦窑如何将中原建筑艺术与满族文化符号相结合,形成独特的“鞍山皇家工艺”特征。
本次活动不仅为社区居民打开了了解家乡历史的窗口,更以文物为纽带,串联起鞍山在清代皇家建筑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正如钟昕在结语中所言:“每一块琉璃瓦都是历史的切片,它们承载的不仅是建筑功能,更是鞍山土地上多元文化共生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