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今日立山
    为课堂装上“AI大脑” 立山区开启AI赋能教学新模式
    时间:2025-11-12 08:37:35来源:鞍山云作者:点击: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如今,立山区“名师领航·AI赋能”课堂教学评优课活动将AI引入了日常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的“课堂伙伴”。在数学课上,AI让几何图形“活”了起来;在英语课上,它又成了随时纠音的“私人外教”……立山区这场覆盖了23所中小学、26个学科的“AI赋能”教学实践,为课堂装上了“AI大脑”,让传统课堂悄然变身,让学习变成了奇妙的探险。

    走进51中学的数学课堂,授课老师用手机发布指令,黑板的大屏幕上立即出现了幂的运算的相关练习题。在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过程时,屏幕上,平移、旋转、对称等变换分步骤呈现,学生能清晰观察到点、线、面的变化。51中数学教师申永恒介绍,AI不仅让几何知识更加直观,还能在备课阶段快速收集各知识点的题型和模型,让课堂的内容更丰富、讲解更有针对性。讲到圆周率时,AI还能体现出祖冲之和《大明历》的故事,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与数学家“面对面”。

    b852bf10888c4a2540483b019dba8839.png

    而在立山区其他学校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答题数据通过AI学情分析平台一目了然。哪些知识点是学生的共性薄弱环节,哪些错误是个别学生的困惑,通过AI学情分析后,老师不再依赖经验和直觉猜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而是根据精准的数据动态调整讲解重点。学生们表示,他们现在上课“能看、能动、能问、能想”,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变成了主动的探索者。

    在中华小学,AI成了课堂的“魔法助手”。语文课学习《山居秋暝》时,屏幕浮现出清泉映月的动态画面;美术课上,学生的平面椅子画被AI迅速转换成3D模型,木纹、坐垫细节栩栩如生;数学课上,立体图形被拆分、旋转,让抽象概念变得简单易懂;英语课上,AI化身“私人外教”,即时纠正学生发音并给予鼓励。在其他学科课堂,AI随机点名提问像开盲盒,点到哪个学生回答问题全凭随机,既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也给课堂学习增加了乐趣。学生王祎祺说:“我觉得老师上课使用AI特别有意思,AI的出现就像小彩蛋,每节上课都充满了期待,美术课上我们用彩笔绘画出的小动物通过老师使用AI技术就能动起来,变得活灵活现,AI能使课堂变得更有趣、更自主。”

    b58c4745f908b4cb5da9498152a00d09.png

    据统计,本次活动中85%的课例融入了AI作业批改、智能学情分析等功能,92%的教师表示AI应用能力显著提升。立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刘江霞介绍,活动特别注重青年教师的成长,为45岁及以下教师配备全程指导教师,从教学设计到AI工具使用进行“一对一”指导。评审组由区教研员、市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组成,采用“课堂观察+即时点评+集中研讨”模式,确保每一节课都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目前,一批像51中和中华小学这样的优秀课例已被纳入区域优质资源库,将在全区推广。

    据悉,立山区教育局将AI赋能课堂教学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形成了“政策引导—专家支撑—名师示范—全员参与”的推进格局。下一步,立山区将在教师进修学校的统筹引领下,联合各教育集团,继续完善AI教学资源库,培育更多AI教学骨干力量,探索“AI+跨学科”融合课程,让AI深度融入教学常态,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贡献更多智慧力量。